各教研室:
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育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经研究决定,现启动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二期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概念
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重构课程知识能力体系,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的课程建设项目。
知识图谱是一种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用于描述实体、概念、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的关键,能够为教师提供课程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撑。知识图谱通过提供丰富的语义网络和结构化的知识表示形式,为智慧课程提供强大的支持。
二、建设目标
本期项目建设重点是课程知识图谱构建、智慧课程建设与智慧课程校内教学应用探索。通过课程团队对课程知识点和学生能力目标的深度挖掘和重构,组织和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支持我校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
三、建设步骤
智慧课程建设应深挖课程特性,聚焦核心教学环节创新,强化“人机协同、师生共创”,创造性的使用AI技术解决教学难题。学校将提供智慧课程建设统一平台,以支持课程的前期建设和上线运行。项目周期为两年,建设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课程知识图谱建设
课程知识图谱是智慧课程的基石。教师需要系统梳理课程内容,将核心概念、原理与方法抽取为结构化知识点,并组织成不少于四级层级的知识框架;应为每个知识点匹配相应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课件、题库和案例,并借助AI平台工具将知识点与资源进行智能关联,最终构建出逻辑清晰、资源整合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为教学提供系统支持。
2.智慧课程建设
在知识图谱基础上,需进一步开展智慧课程教学设计。依据知识结构编排学习单元,合理设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如主题讨论、随堂测验和项目任务等,并将各类资源精准部署至对应环节;根据课程特色设计教学智能体,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平台AI功能设置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智能推荐机制,并在课程上线前进行全面测试与优化。
3.智慧课程校内教学运用
智慧课程建成后,应积极应用于校内本科教学。鼓励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深度研讨”的混合模式,依托AI平台学习数据实时监测学情,实施个性化干预与辅导;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形成性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积极利用数据反馈优化教学;应及时总结典型经验,通过分享推广形成示范,推动全校智慧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申报范围
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鼓励国家级、省级、校级等一流课程申报。鼓励数字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申报。已立项的校级智慧教育课程不再重复立项。
五、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教学,为人师表,近5年无教学事故。
2.课程负责人应为本校在职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讲授申报课程2个完整教学周期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度的课程认知。
3.课程团队应结构合理,成员有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并确保课程的持续更新。
4.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六、申报程序
1.团队申报:项目申报人组织团队,编写《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2.教学单位审核:各教学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本次申报学院共有3个名额。
3.材料报送:各教学单位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并将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进行排序汇总报送至教务处。
4.专家评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立项为校级智慧课程。
七、项目支持
1.经费支持项目:本批次立项智慧课程20门,每门提供建设经费5万元,分两批下达,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初期启动经费为3万元/门,其中视频制作费用原则上不超过30%。2026年3月完成前期建设具备上线条件后将下达后期建设经费。
2.自筹经费项目:未获得校级立项的申报项目,鼓励课程归口单位自主择优、自筹经费建设智慧课程,教务处于2026年3月底组织审核,符合建设要求的课程立项为校级智慧课程。
3.培训支持:学校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教学团队开展智慧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八、项目验收
智慧课程应于2026年3月前完成前期建设具备上线条件。课程需提交结构化的完整课程知识体系(Excel表格、思维导图等)、资源文件包、课程运行网址等材料。智慧课程需按照教学计划开课时间节点上线运行,未能上线运行或上线运行后出现严重问题的课程,将取消课程相关认定并追回建设经费。上线后的智慧课程在两年内应持续更新完善,否则将取消课程相关认定。智慧课程最终验收时间为2026年11月底,需提交结项报告(含课程运行数据)与实践论文等材料。
九、材料报送
1.《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2)及课程知识点样例表格(附件4),纸质稿3份,电子稿1份。
2.《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纸质稿1份,电子稿1份。
3.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2日。
请教研室严格按照申报要求,认真组织申报工作,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联系人:冯老师、王老师,邮箱:49994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