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中荣获一银一铜

发布者:王于嫣然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10

2025815日至819日,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以下简称医创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隆重举行,我院喜获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医创赛是我国基础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生学科竞赛之一,2023年起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目录。大赛旨在推进高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代表了全国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创新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次总决赛的办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有来自10个国家的200余所国内外高校,共计4000余名师生及200余位嘉宾、评审专家参加了总决赛。

总决赛前,学院针对参赛项目开展了专题培训,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赛前演练和指导,从答辩技巧提升、创新点凝练、实验结果完善等多个关键环节,全方位助力团队备赛。最终,经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参赛队员的通力合作,参赛小组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默契的团队配合在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银奖项目:温肾健脾定脊合剂通过NMRAL1蛋白调控IL-23/IL-17轴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机制研究

      赛道类别:药学中医药

      参赛学生:吕文博、代一恒、蔡昕妍、吴上

      指导老师:何晓瑾、沈旭

      项目简介:-脾免疫轴理论指导下,团队发现NMRAL1蛋白可能是AS 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并且温肾健脾定脊合剂在临床上治疗AS疗效显著,团队拟设计实验,探究温肾健脾定脊合剂靶向NMRAL1调控IL-23/IL-17轴的作用机制。该项目突出中医理论创新,实验设计科学,创新性构建肠类器官-免疫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器官芯片平台,用于验证-脾免疫轴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铜奖项目:基于《黄帝内经》理论下的疾病时相模式研究

      赛道类别:交叉学科

      参赛学生:邵妍洁、卢涵、于梦、乔一格

      指导老师:刘西强、张倩

      项目简介:以往研究多着眼于对某疾病与时间单独的关联,而时相模式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系统性影响则少有论及。本项目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并参考历代名家著作、现代文献,系统分析人体生理的日、月、季、年、天干周期变化规律,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时间规律性,总结在特定时间点下多发疾病的病机特征和临床表现,即疾病的时相模式。并围绕疾病的时相模式,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公众健康保持、社会防疫工作等提供参考。本研究为中医爱好者提供易懂、实用、系统的指导,有助于中医经典的学习,从而促进文化传承。

      

      学院积极搭建科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努力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中医人才。

      此次在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中斩获佳绩,正是我院长期以来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未来,学院将继续把科创竞赛作为提升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促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为学校双高建设贡献力量!